“五红”环环相扣,“五美”相辅相成。依托桐乡第一个共产党组织诞生地优势,墅丰村精心打造红色文化展陈新地标,不断拓展红色文化、子恺文化、农耕文化内涵,放大省级红色美村效应,打好文化振兴“组合拳”;深入推进全域秀美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改善村庄环境面貌,推进村庄景观化、景区化,勾画生态振兴“新图景”。于是,一批产业振兴人才、农业科技人才、公共服务人才陆续返乡,为墅丰村的发展筑牢了人才振兴“奠基石”。
产业之美在“农”字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曾经的墅丰村是一个传统农业村,如今的墅丰村是桐乡市农业经济开发区的核心区域。
依托这一区位优势,近年来,墅丰村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成功招引种苗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安信种苗、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华腾牧业石湾猪舍里等多个数字农业项目入驻;同时因地制宜发展以太秋甜柿为主、多种水果为辅的特色水果产业,建立水果专业合作社,全村水果种植面积超千亩,产值超600万元,不断织密产业振兴“致富网”。
趁着乡村振兴的东风,近年来,墅丰村积极深挖文化底蕴,擦亮“子恺文化”品牌,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实施乡风文明浸润工程,打造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共同体。
做亮子恺文化IP,将丰子恺漫画元素融入村庄建设,引进子恺画校、青少年实训基地等众创空间,打造集漫画文创和研学为主题的“子恺漫画村”。推出“子恺家风好传承”文明实践特色项目,在全社会持续倡导诚实守信、崇德向善、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等文明新风,让精神文明的内生动力得到激发。实施“非遗小课堂”项目,开展丰收节、农耕体验文化节、乡村民俗嘉年华等活动,推动农文旅与乡风文明建设深度融合。扎实推进艺术乡建工作,创新“乡贤回归”、“名家引领”等文艺介入乡村新路径、新模式,为美丽乡村增添人文底蕴。
为激活“沉睡”的农房资源,墅丰村探索主辅分离式“共享农房”模式,将村民的房子前后一分为二,位于后面的主屋供村民的日常起居使用,前面的辅屋则按照每平方米60元的价格租给村委会用以引入各种业态。
据墅丰村党委副书记颜慧介绍,目前,村里已引进子恺漫居、子恺染坊、子恺画校、子恺餐厅等20个业态,平均每户每年可增加租金收入2万元。此外,打造的红色美村·“子恺漫画”共富工坊,将带动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平均月增收达2300元。
“市民来我们餐厅烧野火饭的同时,又能感受、体验、研学丰子恺大师的漫画文化,每到周末都锅锅爆满。”子恺餐厅负责人沈建萍笑着说。
去年,墅丰村累计接待游客3.4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56万元,带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收30万元。
乡村愈美,也在不断吸引新业态入驻于此。一家咖啡馆的到来,不早不晚,恰到其时。
“不晚”咖啡馆位于墅丰村村委会隔壁,咖啡馆外形由两个集装箱“堆积”而成,外围用竹子围成篱笆,露营的小桌子、小椅子分布其中,空间不大,却别有一番唯美意境。
5月7日,不晚咖啡和墅丰村联合创设的“共富基金”正式揭牌成立。“我们计划从售出的每一杯咖啡中提取一块钱,用于资助村里的困难家庭子女或者品学兼优的孩子,让前来打卡的游客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不晚”咖啡馆主理人表示。
“红色火种能在墅丰生根发芽,我们也一定能汲取这种力量,把墅丰建设好、发展好。”窦国勇表示,墅丰村将紧紧抓住红色美丽村庄、全省未来乡村建设等政策窗口期,持续发展规模化现代化农业,做好三产服务文章,创新红色教育与农文旅融合发展相结合的新模式,不断延伸服务链条,推动红色美丽村庄向红色美丽经济的持续转化,努力“墅”造一个红色文化“丰”厚、产业发展“丰”实、人才资源“丰”沛、生态环境“丰”美、百姓生活“丰”乐的宜居宜业和美新墅丰。
来源:读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