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背影》教学设计看语文三维目标达成
语文《新课标》三维目标的统一,实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也提高了学生感悟作品、理解表达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本文以《背影》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了三维目标统一的意义和策略。
从《背影》教学设计看语文三维目标的达成
一、新《课标》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目标,即重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也是一百年来语文单独设科的根本原因。语文新《课标》继承民百年语文教育的实践经验,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课程总目标和各阶段目标中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提出要求。虽然表述的重点在语文能力方面,但也对相应的语文知识提出明确的要求。包括“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等。在实施新课标教学以来的语文教学实际中,出现弱化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倾向:比如,不重视对课文文本的解读,不重视引导学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从中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技巧,也不重视落实相应的语文知识。解读文本时粗枝大叶,而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对文章内容的随意发挥,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教育课、音乐美术欣赏课,乃至主题班会课。其实,即使课文的内容是谈作者欣赏音乐的感受,教学的重点也应该是引导学生探讨作者是如何准确地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欣赏音乐的感受,以及引导学生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而不应该重点讨论音乐欣赏问题,否则那便是音乐欣赏课而不是语文课。
在《背影》一文的教学中,我根据新课标“重视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明确地提出:①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关键词句所表达的特殊感情;②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征进行描写;③领会本文语言朴实而简洁的特点;④学习作者认真体验生活,从平凡琐事中提炼意蕴丰富的写作素材的方法;⑤通过品味本文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教学《背影》一课时,我注意了紧扣文本,注重对文本的解读。我首先提出三个问题:(1)“祸不单行”一词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2)“找出文中正面表现父爱的语句”、(3)“找出文中表现?我?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语句”。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在理解“祸不单行”词语意思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出“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父亲还帐缺钱,只好?变卖典质?;办丧事要用钱,只好再去借钱”等“惨淡”的家境。再通过探究这部分内容
…… …… 余下全文